日期:2025-09-13 08:04:25
多彩贵州网讯 摄影机的红灯亮起,那一刻,在遵义市余庆县关兴小学简朴的办公室里,一双扎根乡村教育多年的手,与一群未来教师的手紧紧相握。关兴小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,遵义师范学院校友田明亮与遵义师范学院“三下乡”实践队员开启了一场跨越年代对话。在他们身后,是田明亮耕耘了多年的教育热土,也是他践行三个教育关键词——用心用情、不断学习、热爱乡村的实践场。
用心用情,让教育具有温度
走进田明亮的课堂,实践队员们瞬间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。他不是在“讲课”,而是在与孩子们共同探索世界。每一次俯身倾听,每一个生动比喻,都让知识变得有生命、有温度。
田明亮告诉实践队员“哪怕一个人有再丰富的知识,如果不用心用情,便无法真正触动孩子的心灵。”
他的手机备忘录中,除了密密麻麻的工作安排,更多是对每个孩子细致入微的观察记录。
不断学习,为乡村教育赋能
“基层教育最怕的就是停滞不前。”田明亮说,“我们的专业知识和基层实践是需要不断学习的,一旦放松自己,是教不好书,育不好人的。”
尽管校务繁忙,他始终坚持阅读最新教育专著、参加教师培训,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入乡村课堂。
“田校长让我们明白,乡村教育不是‘将就’而是‘讲究’,真正的教育者,永远是学生。”实践队员祖雪娇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:“唯有终身学习,才能让教育之树常青。”
热爱乡村,让坚守更有力量
“为什么选择扎根乡村教育?”面对这个问题,田明亮的回答朴实而深情:
“乡村很有生命力,就像我们看到的学生一样”
热爱乡村,是田明亮坚守基层教育的动力源泉。他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,了解每个家庭的故事,懂得孩子们眼中的渴望。他将本地民俗文化、红色资源融入课程,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回文化根脉,建立对家乡深厚的认同与自豪。
青春与坚守的共鸣
这场对话,没有豪言壮语,只有平凡中的坚守。田明亮用二十多年的光阴诠释了什么是教育者的初心——在那片曾经被认为“贫瘠”的土地上,他培育出了无数希望的幼苗,用爱与责任点亮学生的未来。
“田校长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本真——不是惊天动地,而是细水长流;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,而是代代相传的接力。”实践队员马银兰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:“他不仅给了乡村孩子未来,也为我们这些准教师指明了前路。”
寻光者,终成掌灯人
教育是一场温暖的接力。在余庆这片热土上,田明亮和他的同行们手持教育的火炬,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前行的路。而我们的遵师“红心”青年们正整装待发,准备接过这支照亮乡村教育未来的火炬。
“中西部基础教育者的坚守如一盏明灯照亮孩子们前进的道路。作为一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师范生,未来会传承好前辈们一腔热忱真挚,倾听孩子们的声音,破解孩子们的心灵密码。”实践队员包友在采访后分享道。
另一位队员王朝伟补充道:“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乡村事业,将所学知识传授给迫切需要的孩子们,让他们也能展开飞翔的翅膀,飞向更遥远广阔的天空。”
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。师范生,则是这束光的传承者——他们追寻光、成为光、然后传递光。遵义师范学院的大门始终敞开,迎接着一批批怀揣教育梦想的年轻人,又送走一批批奔赴基层的毕业生。变的是面孔,不变的是那颗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的初心。这就是教师行业最动人的薪火相传,用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,照亮中国教育最遥远的角落。(遵义师范学院团委)
一审:余旭
二审:王信 姚腾
三审:唐全寿
金御优配-线上炒股配资开户平台-安全配资平台-配资炒股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